close

我得坦白,我的本性.....
那看似正面的性格下,好像還有著連我自己都害怕掌控不好的東西。
一點貪婪,明明擁有很多,卻偶爾還是會羨慕別人擁有什麼樣的生活。
一點嫉妒,明明可以好好地過自己的日子,卻會不經意什麼都想比較起來。
一點虛榮,明明知道已經沒有時間抓住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卻還是會有點迷失和不想腳踏實地蠢蠢欲動。
世界上的確有很多機會,也都值得為自己想成為的好好努力,但重點是:先問過自己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吧!我想這就是一個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的例子!
我感謝我曾擁有過的幸運,因為我應該謙卑認知,因為我的幸運才有了今天身邊這些想珍惜的人事物,我該體認,我不是比別人更好才匹配這些,因為「好」這個定義很抽象,而且這個定義也不該是比較出來的結果。
我覺得人有一半的生命是活在現在自己創造出來的世界,而另一半的生命還活在自己想像之中,這些好比像是對未來的期待,不管是對自己的、對別人的、對於以後可以怎麼樣過日子的幻想.....等,這些沒有完全不好,因為這是思考的一環,而人類經常是透過思考創造文明的。
我的思考很慢,如果想要走捷徑,像是剽竊社群網路眾多人經營起來的視覺形象過日子,我真得會很累,蝦忙一通,然後沒時間做自己。最糟糕的是看多了容易失去判斷力,出現一種模糊的視角,我分不清楚真正認真過日子的人怎樣活著,我想大概有一點是他們不會花上大半的時間滑手機和經營網路上的另一個自己吧!
時間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早些日子我沒真正讀懂這句話,重點是「美好的事」,不是「浪費」,我得重新思考什麼是對我而言真正美好的事,然後才開始浪費,我想生命不該是時間走過,然後我的心連一點記憶也沒有留下!習慣用照片保留人腦珍貴的回憶固然方便,但光學影像留不住的東西太多,而現在的我們似乎太容易把看見的東西就當作活過的證明。
寫下自己的履歷和自傳,往往都好像是寫給別人看的,有時還能夠針對不同的需求,客製化不同人格的自己。
寫著,寫著,我都開始有點害羞不認識自己了,我開始懷疑社群網路上的種種是不是另一種新式的履歷格式呢?
我們通常寫得很急,好像急著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端出去給人品嚐!
古時,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我們現代人卻好像不管是不是為了求職都願意把自己赤裸地攤開給人任意評價,為了贏得別人的掌聲我們不惜願意在另一個世界以不真實的身分虛擬的存在,並以此陶醉於假象,厭惡真實的!
人本來就不完美,這點也感覺好像越來越難被接受了!連一點瑕疵也得放大檢視,可笑的是拿著放大鏡盯著的那人— 第一個就是是自己。
如果有天我汲汲營營變成了那些我急著想成為的,我依然會喜歡自己嗎?
我沒想清楚自己的本質和那些看起來美麗的、耀眼的、幸福的、快樂的.....是否屬於我,我會真正的感到幸福和快樂嗎?
對我來說迷失很容易,只要多看點內容什麼都有的社群娛樂媒體,因為我不是個特別聰明的人所以更應該像在挑選書本一樣,先拿回主控權明白自己要什麼書單,社群網路沒有錯,錯的一直都是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它只是個工具,中性的物質只有人才能決定它要往哪走,而我現在該做的或許是放下手機去看本書還是靜靜思考都好,因為最初的我,就是用那樣的方式在想著我到底是誰?
全站熱搜